痛經是很多女性都容易惹上的疾病,如果不及時醫(yī)治,時間久了會越來越惡化,今天教大家一個中醫(yī)按摩方法,巧治痛經。
痛經的發(fā)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器質因素、內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未婚少女中,原發(fā)性痛經較多見,多數女子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后數月即發(fā)生痛經,每次月經來潮小腹疼痛,經血紫黯或有血塊,痛經輕者一般用熱水袋熱敷一會兒可緩解。重者腹痛如刀絞,冷汗淋漓,唇青肢涼,頭暈,甚至發(fā)生昏厥。因此,痛經較嚴重的女子每次來月經,精神都極度恐懼,緊張焦慮。加上月月遭受痛經折磨,耗血失血,則會引起貧血、面色蒼白、形體消瘦乏力、頭暈眼花、心慌氣短,并易引起其它疾病,影響健康。對待痛經,臨時用去痛片只能解一時之急,但不治本。
治療痛經的按摩方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藥液(如藥油、藥酒),后再進行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節(jié)至腰椎第2節(jié),并揉按兩側的肌肉和相關的脊中、懸樞、命門、夾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志室等穴;
2、用拳頭輕捶背腰部壓痛處;
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闕、氣海、關元、天樞、外陵、大巨等穴;
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陰包、血海、三陰交、太沖等穴。
療效:一般按摩背腰部5分鐘后開始減輕腹部疼痛。繼續(xù)按摩背腰部和腹部20分鐘,腹痛可消失。每天按摩1次,連續(xù)按摩3—5天,以往有痛經史者,可在月經到來前2天開始按摩。如要鞏固療效,可隔2—3天按摩1次,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需持之以恒。
痛經患者在治療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經期要注意保暖,避免淋雨,忌食生冷食品;情緒穩(wěn)定,精神愉悅;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適度參加運動鍛煉,但忌干重活及劇烈運動。做到以上幾點,有利減少痛經發(fā)作。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