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因調節(jié)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調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多無器質性疾病,簡稱為“功血”。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功血分為排卵性功血和無排卵性功血兩類,無排卵性功血最常見,占85%左右,多發(fā)生在青春期和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表現(xiàn)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
(一)月經稀發(fā):周期大于或等于40天的不規(guī)則性子宮出血,常伴月經過多。
(二)月經頻發(fā):周期小于或等于21天的不規(guī)則性子宮出血。
(三)月經過多:每次經量過多,而超過80毫升或伴經期延長超過七天。
(四)月經不規(guī)則:指月經周期不規(guī)則,而經量不多者。
(五)不規(guī)則性月經過多:指月經周期不規(guī)則并伴經量過多,經期延長者。
(六)月經中期出血:指兩次正常規(guī)律月經之間少量子宮出血,常伴排卵和排卵痛。
當出血的量和時間超過了正常范圍而不及時治療,就會造成貧血。另外,從婦科角度來說,長期出血因為子宮口經常是開放狀態(tài),也很容易造成盆腹腔的感染發(fā)炎。感染以后就會引起盆腔黏連、輸卵管堵塞等,影響到生育,因此,功血要積極治療。
“功血”屬中醫(yī)“崩漏”范疇。本病發(fā)生的主要機理是,由于沖任損傷,不能固攝所致。導致沖任損傷的原因,多是血熱、氣虛、氣郁、血瘀等。但其中以血熱、氣虛較為常見。明代醫(yī)家方約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云:“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期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末期用補血還其舊,若只塞其流不澄其源,則滔天之勢不能遏;若只澄其源不復其舊,則孤子之陽無以立,故本末無遺,前后不紊,方可言治也。”后世醫(yī)家將其所倡立的三大治則即“塞流”、“澄源”、“復舊”為治功血三大法則。方藥可選用:太子參、熟地、艾葉、當歸、茜草、旱蓮草、阿膠、仙鶴草、益母草,水煎服,按年齡體質虛實增減其藥與量。此外,功血的生活保健宜注意。
(一)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做到有張有弛,避免過度勞累。
(二)調節(jié)情緒,避免過度緊張與精神刺激,天天有個好心情。
(三)調節(jié)膳食,增加富含蛋白質、鐵質與維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和新鮮蔬菜、水果等,有利于機體代謝。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