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吸入性及食物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
預期用途:用于體外半定量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柳樹/楊樹/榆樹,普通豚草,艾蒿,屋塵螨/粉塵螨,屋塵,貓毛,狗上皮,蟑螂,點青素/分枝孢霉/交鏈孢霉,葎草,雞蛋白,牛奶,花生,黃豆,牛肉,羊肉,鱈魚/龍蝦/扇貝,蝦,蟹共19種過敏原特異性抗體免疫球蛋白E。
適應癥:有過敏性疾病家庭遺傳傾向人群中的潛在過敏反應(如:結膜炎、鼻炎或者哮喘)。
臨床意義:過敏反應的概念最初由Clemens von Pirquet提出,指的是個體對外來物質的反應能力增加。如今,過敏反應是指一種對異物的超敏反應,這些異物通常無害,但在過敏反應患者中,則產生強烈的反應【1、2】。除了遺傳易感性,其他非基因遺傳因素,如接觸過敏原,營養(yǎng)狀況,慢性疾病或急性病毒感染均在過敏反應中具有一定的作用【3、4、5、6、7、8、9】。特應性反應具有遺傳傾向,可發(fā)展為過敏反應,如過敏性哮喘、鼻炎和皮炎(包括特應性濕疹)【1、3、4、10、11、12】。最常見的過敏反應為I型過敏反應,其特征是形成特異性IgE抗體【13、14】。一旦跟過敏原接觸很快就會產生諸如發(fā)紅,水腫以及瘙癢等癥狀,因此該型過敏反應又稱為速發(fā)型反應【15】。在工業(yè)化國家,超過15%的人患有速發(fā)型過敏反應。
典型的過敏反應有鼻炎(通常所說的花粉熱)、加、結膜炎和哮喘。接觸過敏原次數(shù)越多,過敏反應就會越嚴重。如果發(fā)生系統(tǒng)性過敏反應可能會出現(xiàn)危及生命的嚴重反應(全身性過敏反應)。
吸入性過敏反應可由季節(jié)性過敏原(樹、草或種子的花粉)引起,也可由常年性過敏原有花生、大豆、小麥、貝類、魚、牛奶、蛋類和堅果。
食物過敏反應是由IgE介導的反應,在攝入食物后的數(shù)小時內出現(xiàn)相應的癥狀。癥狀可能為唇、舌、喉部灼痛或瘙癢、惡心、腹部痙攣、腹瀉和皮膚紅斑,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哮喘、氣短、心跳加速、恐慌和精神錯亂。有時堅果、貝類魚和花生甚至能引起全身型過敏反應或者致死性過敏反應。
針對植物性食物的過敏反應也可能是由交叉反應性IgE抗體引起。交叉反應的發(fā)生是由于食物和相應的植物吸入性過敏原間存在結構類似的蛋白引起。如對于樺樹花粉過敏的患者可能同時對蘋果、芹菜、馬鈴薯或者獼猴桃過敏。
檢驗原理:試劑盒中的檢測膜條上平行包被了21種不同的吸入性和食物性過敏原。經緩沖液預處理的檢測膜條與患者樣本進行的一部溫育。如果樣本陽性,IgE類特異性抗體與相應的過敏原結合。加入酶標單克隆的抗人IgE抗體(酶結合物)進行第二步溫育,然后加入酶底物,發(fā)生顏色反應。
樣本要求:人血清或者EDTA、肝素或檸檬酸抗凝血漿。待測樣本于2-8℃條件下通常科保存14天。稀釋后的樣本應在同一個工作日內檢測。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