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由于長時間宅在家里,不能外出,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需引起家長朋友們的高度重視。
疫情期間,幼兒更需要理解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事情,降低他們對于未知變化的焦慮和壓力。我們怎樣幫助幼兒在疫情期間做好心理防護,從而保證他們的心理健康呢?以下四種做法,家長朋友們可以試一試 :
一、控制信息量,避免幼兒出現(xiàn)負面情緒。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這段時間更需要家長的陪伴。3歲以下的幼兒,他們可能還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疑惑,但是他們會很敏感,可以感知到周圍發(fā)生的變化。家長朋友們既不可忽視,也不用詳細解釋,大家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來幫助幼兒降低焦慮,還可以通過講睡前故事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安撫和舒緩幼兒的緊張情緒。對于3歲~6歲的幼兒來說,疫情的來臨、長期地居家,可能會不斷增加他們的焦慮。家長可以采取講故事或者共同閱讀繪本的方式,用幼兒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這次的疫情,幫助幼兒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
二、保持有規(guī)律的良好作息,豐富幼兒宅家生活。
保持生活的穩(wěn)定性,是幼兒心理穩(wěn)定的重要內(nèi)容。在疫情期間,這段相對固定的日常起居中,豐富幼兒宅家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如:與孩子做親子游戲、一起繪畫、講講睡前小故事、做做適當?shù)氖覂?nèi)運動以及簡單的家務勞動等,都是很好的、豐富幼兒宅家的活動。對于平常忙于工作的家長朋友們來說,可以把握好這次長時間與孩子相處的機會,提升親子關系。
三、鼓勵幼兒主動表達想法,正確幫助幼兒疏導情緒。
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在這個特殊時期,因為幼兒年齡還小,所以很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變化和人們情緒的影響。又由于他們長期居家,缺少了與同齡伙伴相處的機會,缺少了戶外活動量,會出現(xiàn)焦慮、無聊、煩躁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家長此時不必恐慌和過分擔心,也不必強制阻止,可以和幼兒以聊天、討論的形式,鼓勵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所思所想,從而有的放矢地幫助他們正確疏導情緒。
四、家長以身作則,控制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情緒穩(wěn)定是給予幼兒的最好心理防護,家長情緒穩(wěn)定會讓幼兒有安全感。對疫情的恐慌焦慮、居家生活的繁累和24小時帶娃的多重壓力,會讓家長或多或少出現(xiàn)一些消極情緒,這些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寶寶。家長應該盡量與家人或好友多溝通,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一旦出現(xiàn)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的苗頭,一定要通過多種方式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或可以在需要的時候?qū)で髮I(yè)支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