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zé)吏須自反。今之為官者,皆曰“吏之貪不可不懲,吏之頑不可不治”。夫吏之貪頑,固可懲治矣,然必先反諸已以率吏。夫富者不為吏,而為吏者皆貧,仰事俯育,喪葬嫁娶,幾欲資其生者,與吾同耳。亡請給于公,悉藉贓以為衣食。士大夫受君之命,食君之祿,尚或無厭,而竊于公取于民,私家色色,勒吏出備,乃反以彼為貪為頑,何耶?故嘗謂惟圭璧其身,纖毫無玷,然后可以嚴責(zé)吏矣。
——宋·陳襄《州縣提綱》
官員有管理胥吏的職責(zé),胥吏貪污枉法,是必須要處理問責(zé)的。理論上來說,官員嚴格要求胥吏,并不以官員本身非常清廉干凈為前提條件。即使官員是一個貪官,他要求下面的胥吏奉公守法,這種要求本身也沒錯。胥吏也不能借口說官員是貪官,自己可以有樣學(xué)樣去貪污。這一點,是必須首先弄清楚的。
但是,一個官員如果自身清廉自守,那么,他要求別人也奉公守法的時候,會更加理直氣壯。從道德上看,他做到了一條尺子量到底,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能夠做到。現(xiàn)在有句話叫做“打鐵還得自身硬”,是很有道理的。
官員要求胥吏廉潔奉公,官員必須反求諸己,先嚴格要求自己,看自己是否已經(jīng)做到。官員從嚴要求百姓的時候,同樣也要反求諸己,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樣。
汪輝祖在《學(xué)治說贅》中說,一些官吏非常苛刻地問責(zé)百姓,要求百姓守法,但自己有沒有想想,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嚴格奉公守法?不說那些貪酷的官吏,就是一般的官吏,誰能做到在俸祿之外,分毫不取?比如陋規(guī),本來就是非法的,哪個官吏沒有拿過陋規(guī)?官吏自己都不能守法,卻把老百姓繩之以法,難道不覺得愧疚嗎?汪輝祖因此說,遇到百姓犯法,官員要反求諸己,反思自己,以一種寬恕的心腸,能從寬則從寬,不要過分苛刻。
在這里,無論陳襄,還是汪輝祖,都提出官員治理胥吏和百姓時,要有反求諸己的精神,有推己及人的精神。你自己做得不好,就很難要求別人做得很好。想讓別人做得好,自己首先要做得更好。如果你自己無法做得更好,也就不要要求百姓做得更好,因為你自己做不到卻如此要求百姓,其實是很苛刻冷酷了。
古人說:“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必欲人人同己,天下必?zé)o是理”。可謂至論。
(梁發(fā)芾)
名稱:苞藜
保護等級:國家二級
分布:迭部
簡介:苞藜,一年生草本。花果期8-10月。甘肅省特有植物,對于研究莧科植物起源和進化以及植物區(qū)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xué)白增福、陳學(xué)林提供)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